(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济南报道
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8点前到实验室,晚上很晚回家,风雨无阻;建成国内第一条连续氧化铝陶瓷纤维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山东,有一位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科研对接国家战略,主持了包括国防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他就是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代荣。
在当今世界,有一种无机微纳功能材料,它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材料,对提高国防建设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关键无机微纳功能材料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垄断。针对这一现状,陈代荣带领团队立足国内,迎难而上,研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无机微纳功能材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多件,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转化。
陈代荣带领团队通过溶胶-凝胶结合水热技术制备了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用系列介电陶瓷材料,解决了钛酸钡基MLCC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钛酸钡及其瓷料粒度分布宽、分散性差、结晶度低和产品批次间稳定性差的问题和介质薄层化与高介电性能之间的矛盾,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该技术在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不但实现了MLCC用钛酸钡的国产化,产品还出口到国外,打破了日本、美国等在高端MLCC及基础原材料领域的垄断地位,帮助国瓷公司于2012年初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从成立之初的几百万净值发展成为市值500多亿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成为国际上MLCC用钛酸钡第一大生产企业。2010年该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事实上,氧化铝陶瓷纤维具有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热导率小、绝缘性好、抗化学腐蚀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材料,由其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兵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具有高的性价比、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商业价值,长期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美国、日本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了氧化铝陶瓷纤维的研发工作,但由于技术综合性强、难度大,短期内难出成果,多数研发团队都相继退出。
自2002年起,陈代荣团队组织了一批在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等领域具有坚实基础的研发人员,开展了氧化铝纤维的攻关,历时十七年攻克了氧化铝陶瓷纤维的产业化技术,突破了氧化铝纤维前驱体溶胶的制备技术、凝胶纤维纺丝技术及纤维的陶瓷化技术,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和产品封锁,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十余件,建成国内第一条连续氧化铝陶瓷纤维生产线,产品性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在高性能陶瓷连续纤维领域的又一技术突破,2019年该技术以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山东东珩胶体材料有限公司。近5年来,共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到账科研经费1.3亿元,为服务社会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多年来,陈代荣从事功能纳米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包括纳米材料形成过程和机理的研究、Sol-Gel制备无机纤维材料的研究以及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相互关系的研究,在Adv. Mater、Chem. Mater、J. Phys. Chem.等国际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上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论文被SCI他引3000余次,成果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