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不仅包揽了街道大小公屏,放送庆祝姜涛 24 岁生日的信息。
更是租下三辆叮叮车,喷涂姜涛的大头写真,还请全港市民免费搭电车,全天车费都由姜涛香港后援会买单。
(相关资料图)
姜涛是谁?香港现在最红的男团 Mirror 的主要成员。人气爆表,去年还被粉丝送上了 TC Candler" 全球百大帅哥 " 第五位。
长这样 :
这个团其他成员也在香港很红,具体长这样 :港媒还一度称他们是继张国荣谭咏麟、四大天王之后的新现象级。2021 年,姜涛曾力压陈奕迅、郑中基,拿下叱咤乐坛 " 我最喜爱的男歌手 "。
团队成员柳应廷,更是被赞:对歌曲的感情驾驭,能秒掉过分注重技巧的张学友。
不过,这个顶流团每次在内地引发讨论,都只有一个核心——emm???港妹吃点好的吧!
网友拿以前的香港顶流 vs 现在的香港顶流对比,纳闷港娱审美到底经历了什么。
每天痛呼 " 内娱已死 " 的内娱妹感叹,原来现在的港妹吃的还不如我们。港人的审美到底怎么了?
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先捋一下——
" 香港顶流演变史 "。
香港真正具有当下市场理解的 " 偶像属性 " 的顶流,要追溯到狄龙、姜大卫时代。
狄龙是典型而又超越典型的 " 美男子 ",张彻又太知道怎么用他和他的肌肉。无数场的露肉、捆绑、血浆,红痕,伤虐 …… 展示着他足以渡人的美。
他宛如武侠版的阿波罗,占尽朗、阔、赤、艳四字。
而姜大卫的美,则更具启迪性,不算典型,却另辟幽径。比之狄龙,他是相反相成的清、郁、纯、冽。
可以说是 " 脆弱感 " 鼻祖。
狄龙的美渡人,姜大卫则陷人,后味更足。即使是两人的 cp 粉师太亦舒、文妖李碧华也明显更偏疼姜些。骄如阳、皎如月的美男搭档,在浪漫暴戾、爱恨直给,女主祭天的男色武侠中露腰露背、虐心虐肺,引发了整个香港文艺圈乃至全民嗑 cp。
二人在 1970 年出演的京剧元素的电影《报仇》,使李碧华对京剧产生兴趣,故事中兄弟、叔嫂三人间爱恨纠缠,也启发李碧华完成了一个电视剧本。
后来,剧本孵化为小说,被汤臣公司买下版权,由陈凯歌导演,成为中国影史的另一道绝色伤口——《霸王别姬》。
▲ 《报仇》与《霸王别姬》但这亦舒笔下 " 好漂亮的一对 " 顶流美少年,却在出演李翰祥电影《倾国倾城》时,因某至今难以定论的原因闹掰,自 1975 年起,分道扬镳,王不见王,直到半世纪后才再度匆忙同框。
随着 cp 轰轰烈烈的 be,狄姜的美学却从皮囊脱出,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 he。
二人也算启蒙了港人 " 消费男色 " 的意识。
而到了 80 年代,港人审美由 70 年代追求浪漫的古典幻想,演变为矜贵的星味。
主打一个 " 一眼大明星 " 感。
强气场、强情绪感染力、浓烈艳彩的阿哥阿姐范儿的港星,大红大紫。
而顶流捆绑现象,也更为严重。除了作品牵线的 cp," 商业炒作 " 促成的具有竞争性质的组合也成为泛象。我们更为熟悉的 80 年代的 " 谭张争霸 "、90 年代的 " 四大天王 " 都是商业运作的结果。
大路的谭咏麟与异色的张国荣不搭嘎的风格,两派粉丝却能够吵翻天,和媒体的挑拨推动有绝对关系,现在流行的打榜、虐粉、煽动、艳压都是以前人玩剩下的。
在没有线上撕 x 的年头,这两派铁粉甚至一度发展到线下约架,至今是港人津津乐道的 " 奇观 "。
但回溯看来,当时那种彼此赶超的氛围,其实也侧面鞭策了两方优秀作品的产出。
▲ 2001 谭张同台献唱《同步过冬》,鼓励大家共抗时艰尤其 80 年代末,谭张前后宣布不再领奖、退出歌坛的举动,也彰显了大前辈的风范。顶流 " 让路 ",间接使得 90 年代四大天王的横扫现象更为通阔。
可以说,七八十年代的港圈," 偶像审美 " 的启蒙是完美开局,丰厚明确却不单一,商业运作也是冒进中不乏良性。有顶流,但又不止有顶流。
顶流之下的潮涌,也活泛而各有声响。
这让 90 年代港娱迎来百花齐放的盛年,显得理所当然。▲ 1989 跨年夜,港星与市民齐唱《明天会更好》90 年代 " 偶像 " 的框架显然更加松泛多元。严格意义上的顶流,当然是逃犯克星张学友、图丫丫之父刘德华、淡颜天花板黎明、初代甜豆郭富城。
从 TVB 瞅准顶流真空期,在 1992 年台庆上将四人打上 " 四大天王 " 的 title 开始捆绑营销,四人颜值高低、实力水平的争论,就成了天然带流量的话题。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世纪组合,这四位 " 男色 ",囊括了老公挂、大众情人挂、男友系,弟弟感养成派。
想嫁的,想追的,想恋爱的,想宠的,几乎是全方位在狙击港妹乃至大陆审美。
而 90 年代对 " 靓仔 " 的定义,也显然从 70 年代狄姜、郑少秋那种古典风流,80 年代张国荣那种傲气的漂亮,下凡了不少。这趋势首先是因为电视剧集产量的喷涌,电视剧分化了渠道,成了新的顶流上升路。能不能担收视、能不能成 " 剧王 ",也是一种判断红不红的标准。
而比之 " 电影脸 " 需要的高级、个性," 电视脸 " 讲究的亲切、面善、合眼缘,也成就了许多人。
扭开电视,一张俏皮、悦目、讨喜的脸谁都愿意看到。
另外,娱乐泛化也是重要原因。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而必须与观众同乐。而从 80 年代延续至 90 年代的各大台庆、赈灾、募捐活动,大明星们卷生卷死地耍宝现象,也越来越离谱。
有上演空中飞人的,有钻火圈的,追着自行车唱歌的,引体向上唱歌的,几十个人塞进一个小盒子里的 ……
很多更是观赏性为零,危险度标高。靠牙齿拉车的梁朝伟,被五花大绑和四辆开足马力的摩托车较劲上演 " 五马分尸 " 的谭咏麟 ……
而 90 年代此类压榨性活动,最为典型的,是重病期间被从医院叫回做慈善夜表演的张卫健,没有任何防护,被吊在空中乱转,转到他直呼救命。而在被耍猴之前,他刚因为 96 年度剧王《西游记》大红,无线凭此剧收入几个亿,张的工资底薪加片酬没到 9 万元。所以在筹备续集时,他向高层提出加薪,直接被换角,某高层甚至嘲讽他:你不要以为你演了《西游记》就火了,记住,你的脸上没毛呢,你是不值钱的。
自此,张卫健离巢出走。剃了光头到台湾和大陆发展,力证自己——有毛没毛,照样能红。
当红顶流尚且如此待遇,遑论戏份不多的甘草演员。在 TVB 打一辈子工,老来颠沛流离的事例,时不时都会冒出。
很多苦内娱 208W 久矣的人常感慨,应该把这些内娱贵族,都投到 TVB 大工厂去。但,如果说内娱如今丑男普女扎堆,明星业务能力也普遍下滑的原因是钱太好赚,明星被追捧得过高。
港娱人才流失的原因,却截然相反。
福利不够,工厂制度,报酬不高,把人不当人的压榨,导致了大量资深艺员出走 " 少林寺 ",北上赚房钱。
其实这也绝不是一种良性环境。给美人以赞美,给认真工作的演员相应的荣誉与报酬,德能配位,有新人、老带新才能循环下去。
可以说,港娱 90 年代饱和式的鼎盛之下,埋了许多衰败祸端。
千禧年代的港娱,虽然仍有陈冠希、谢霆锋这种颇具个性和张力的顶流出现,但已掩盖不了整个圈子趋向保守的走向。盗版猖獗,唱片业不景气,赶上非典,千禧的开头就意味不详。张国荣、梅艳芳两位巨星的先后去世,更是使诸神黄昏的喟叹散落香江。
从陈、谢的爆红,其实可以感觉出,千禧新世代们,还是渴望个性、攻击性的美感袭击的。
但市场却不肯潇洒冒险。歌坛,男学 " 七友 ",女学 " 钟无艳 ",许多歌手开始讨好市场,走捷径,一味模仿成功案例,市场普遍流行包装一种" 我很平庸我什么都不是但我很勇 "的音乐人格。
幕后词曲作者虽然顶尖,却固定化,被最红几人包揽,力求突破却无法力挽狂澜,创作被市场裹挟、而又巩固着市场。
虽然有巨量的红透一时的金曲诞生,回头咂摸其实仿佛都在唱一样东西。
▲《富士山下》影视剧,《无间道》后出现无数无间道低配仿制品,再次陷入 90 年代拍红一个题材、便将它拍到烂的怪圈。
曾经王牌的武侠剧,开始从制作上与内地拉开差距。港式武侠的光辉,只能在三地合拍剧中瞻仰。
原本具备绝对主动性的文化输出开始虚弱,大量外来文化一次次席卷小城。
▲ 合拍剧《天下第一》而千禧末尾到 10 年代,好不容易红起来的 " 无线五生五花 " 显然有一种共性——
" 星味 " 丧失。
属于港星的潇洒、自信、具有攻击性的美感,在他们脸上已很难看到。
TVB 高层之间愈演愈烈、近乎疯魔的派系斗争,使周旋其中的他们,更像是给地主打长工的。个人的荣誉和奖项,不再是看作品,而几乎全部维系在得了哪个高层的意,以及所依附的派系是否占上风。
出现了相当多的谁谁谁专业陪跑、谁谁谁互甩脸子的抓马段子。
港娱犹如一位艳伶,姿色尚存,但风韵欠奉。又犹如一件神兵,倚天出鞘谁与争锋的寒芒已锈钝。而除了内部问题,更广视角去看,全球性的文艺失落,也是 " 美色凋零 " 的共性基础。
美色,是需要作品成就的。
由身内身的特质驱动,飞去身外身的角色里,为自己加成上另一世的魅色,是自己而又不全是,而由构图光影刻画出关于美丽的语境,甚至远重要过皮囊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将美人与银幕某一幕绑定记忆。
▲ 杨凡美学《美少年之恋》▲ 墨镜美学 《阿飞正传》而这些越来越被压扁打包,命名为氛围感,或者滤镜,十分方便,十分廉价。
此外,经济基础也决定美色是否扎堆。过去港星之所以能制霸亚洲审美,是因为经济领跑,天南海北的美人都肯过去做 " 港星 ",真正纯血本土人士其实不多。
▲ 1993 年 港星赴台宣传《东成西就》而人们的审美渴求,又与这些硬实力绝对挂钩。如同一位精神内核强劲的男士,想必不会多么畏惧张扬美丽的女性,渴求更好控制的白瘦幼。
普遍审美对象力量感的削弱,也彰显着大众一种安全需求。
而我们大批特批的 Mirror 团,其实部分也来自内地选秀、韩风包装。只不过,过去是所有地方的绝色、人尖涌向香港。而现在,内地选秀节目 30 强就已被淘汰。虽然客观来说,比起衰迷的同声一气,Mirror 所呈现的音乐人格也有亮眼之处。这或者是港媒呛声内地质疑的缘由之一。他们的部分作品也是有概念性和完成度的。但细究其幕后制作,会发现还是有 " 香港老年人 " 在做事。也就是说,他们输出的作品,和我们千禧年代听的歌是同一批人在创作。
人才出走的港娱的另一面,是老龄化。走了的、留守的,都是老人。
这一点它倒是和内娱很像,年轻一代的美感创造像被抽走蒸发了,缺少风华。
而与其说是港圈选择了 Mirror,不如说是 Mirror 选择了此时空乏的港圈。以他们的目前攀爬的水平,很多罪过其实并不能归咎于他们,但同时,荣誉也是。
比起审美滑坡,港人的疯狂更像是一种被动地、积存已久的无奈爆发——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时无美人,也一样。
作者:青的针。公众号 " 我是艾小羊 " 签约作者,可能是气味难察的松针,也可能是直扎痛处的钢针,存在感骤降骤升的 95 后码字女一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