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重要的生态地位赋予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当下的青海,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维度中谋定思变、抢抓机遇,深入探寻生态价值、生态责任、生态潜力的内在逻辑,绿色低碳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盐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向绿而生、逐绿而进,“两山”理念被不断印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展延伸。
绿色脉搏。赵金德 摄
(资料图片)
养山护水,筑牢屏障守好“塔”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恪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海正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推开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等“七个新高地”建设,有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力以赴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生态是立省之本、发展之要,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青海有基础也有优势。青海生态之“树”何以常青?中国国家公园从三江源头启开先河,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中国首批设立国家公园省份之一,从率先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到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已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从体制试点到正式设立,见证了青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无中创有、有中争优,青海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和林长制体系,颁布施行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搭建起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改革全面深化。
今天的青海,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以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为己任,青海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流域、湟水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等“五大生态板块”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当900多亿立方米清洁水源奔涌向东滋润华夏大地,“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以上,3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出境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
显山露水,产业追绿处处新
生态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高质量打造产业“四地”,青海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从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到生态旅游揽金富民,绿色发展的强劲浪潮扑面而来,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向优发展中强链补链,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当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青海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正在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从最初单一的钾肥资源开发到如今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意义重要、地域特色突出,一次次处于国家重要战略前端,盐湖资源正在一次次求变与创新中向着循环、高效、可持续转变,这是青海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提高生态资源高附加值的有益探索。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铺开来的光伏“蓝海”蔚为壮观,追光逐日、吸光生金,见证着青海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建设规模、利用效率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青豫直流”成为世界首条全绿电大通道,投运21台世界首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高质量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青海进入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
生态是自然优势,更是潜在的经济优势,生态旅游产业见证绿色发展的崛起,在带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带动着改善民生福祉的青绣等青海特色产业发展。今年4月,正式开启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的序幕;再看茶卡盐湖,“工业+旅游”更具优势更有效益,吸引众多游客纷纷前往“打卡”;首批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生态旅游起步更早,农业和旅游业相生与共,成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依托。
立足生态保护优先谋变求变,传统产业也正释放着新的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青海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创造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的环境,成为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底气和优势。以高质量推进,青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高原育种实现新突破,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就在西宁,“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公用品牌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当更多绿色有机的“青字号”产品走向市场走出国门,产业布局正在实现优化,产业链条在不断延展延长。
靠山吃水,不负青山不负卿
从过去粗短糙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变,生态重要性带动人们生活观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的内涵在实践中被不断放大。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有益尝试,很多当地牧民既是生态管护员,还是生态宣传员、野生动物讲解员,源于生态保护成果的收入让大家感受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诸多利好。同样,三江源国家公园实行的“一户一岗”公益岗位,让1.7万名牧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带动了1.7万个家庭创收,还有很多人经营起服装加工、餐饮服务业等,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被授予“中国藜麦之乡”。如今,藜麦作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历经十多年发展,建立了藜麦良种繁育体系,藜麦的青海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当藜麦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构建起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产业的延长还提供了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直接带动着农牧民经济收益的提升。
再到西宁市湟源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当整县屋顶分布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低碳转型项目高标准推进,沙棘、露营等“林下经济”逐绿而生,丹噶尔古城、小高陵红色基地梯田文化被深度挖掘,“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释放潜力。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依托自身资源环境优势,通过构建“园区+企业+合作社+牧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企业与牧民、合作社产销联合。如今,河南县生态有机畜牧业园区已投入使用,青海启龙牧场、三江牧场、青海楠迦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已经入园,组建合作社和参与牧户已形成一定规模,生态保护、经济建设、蒙藏文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优质生态产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产品内在价值正转化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今天,当我们深情回望,生态于青海,不仅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更贯穿着发展始末,牵动着民生福祉改善,生态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被生动写照。
冬。李友崇 摄
手记:打好生态牌 走好绿色路
众多生态产品、生态产业令人大开眼界,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案例在青海这片生态热土上交流分享、共话发展,随着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如约而至,人们感受着青海大地上正在涌动的绿色发展“春潮”。
生态是青海的优势,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青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湿地面积居于全国之首,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全省生态管护岗位超过14万个,在严格的生态保护中拓展绿色发展空间,盐湖产业、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壮大,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高质量发展壮美长卷徐徐铺开。
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高质量建设产业“四地”,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催生出涵盖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生态产业,立足生态求发展,打造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成为主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青海应进一步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深入探寻生态价值、生态责任和生态潜力的内在逻辑,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优势,实现生态资源的有价转化。进一步做好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章,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绘好“山水图”,念好“草木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编辑:谢青玉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