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厉河畔风光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彭雯通讯员窦菊
六月的会宁,道路两侧绿树成荫,祖厉河碧波粼粼,西岩山满目苍翠,红色圣地的绿色底蕴愈发浓厚。
【资料图】
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曾是全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区之一。近年来,会宁县始终坚持“兴水强县”“生态立县”“梯田化县”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构建祖厉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提高水土保持率,初步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
祖厉河曾是有名的“苦水河”,也是一条让人头疼的“烂泥沟”。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保护好会宁人民的“母亲河”,会宁县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目前已完成祖厉河一二三期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加快城区段三期、厉河古城段、北二十铺段、柴门小学至河西坡段、河畔至清凉山段等治理项目,累计治理河道41.65公里。
同时,全面推进祖厉河流域城乡生活污水直排治理,实现了“老城区导流、新城区畅流、城乡接合区分流、乡镇镇区集流”的治理目标。围绕祖厉河沿岸和国省干线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打造绿色秀美山川,目前已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市级4个、县级16个。
如今,祖厉河生态长廊已成为会宁绿色宜居的“生命轴”、美丽城市的“景观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长廊。闲暇之余,人们在移步换景的祖厉河畔散步、赏花,怡然自得。
保绿、扩绿、护绿,会宁一直在行动。
红色引领、以绿治城、以水定城,会宁县对城市大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会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小镇等建设项目,实施西岩山公园生态绿化、水岸公园、钟鼓楼林荫公园等提升改造项目,全面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生态建设样板,带动提升会宁整体形象。
南部以水养林、中部反坡积雨、北部灌溉上水,会宁在县域南中北三区布局建设100万亩国家碳汇储备林,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与小流域治理、河道综合治理、乡村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公园、绿色通道、人居环境、生态修复共融共建。截至2022年底,会宁累计造林182.85万亩、种草162.3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18.93%、16.81%。
以水为本,以水兴业,和谐宜居、治理有效的水生态在会宁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